隨著PAMAS與JAMCo的合併,港機集團(時稱港機工程)於1950年11月正式成立。港機集團經過首十年的經營後,營業額及勞動力均達至原先的三倍。公司更推出渦輪螺旋槳飛機大修服務,並建立首個發動機測試台,讓公司的服務範疇得以擴展。
港機集團於1965年在香港股票市場上市,標誌著公司踏入成功的新階段。同時,公司亦不斷拓展生產能力。至1965年,港機集團已作好充分準備,為國泰航空引入的康維爾880M飛機提供服務。至1968年,公司更開始興建全亞洲最大的飛機維修機庫。
在70年代,珍寶客機的出現為業界帶來更多轉變。港機集團擴展技術能力,包括增加各類廣體機及噴射發動機類型飛機的服務,如配備羅爾斯•羅伊斯RB211型發動機的L1011 TriStar系列飛機。於1975年,太古公司增持港機集團的股權至51%,港機集團亦正式成為太古集團的成員。
港機集團完成的主要大修合約水準超卓,周轉時間迅速,令來自國際航空公司的業務不斷增加,包括首次將TriStar飛機由L1011-1升級至L1011-150型號的飛機改裝工程。
在90年代,港機集團成立了多間合資公司,包括廈門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及香港航空發動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港機集團於1998年遷至耗資14億港元興建,位於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的新設施營運。
港機集團位於香港國際機場的第二機庫落成啟用,並著手興建第三機庫。公司亦於新加坡、巴林,以及中國的廈門和晉江開設新增的飛機維修、修理及大修設施和部件設施。廈門太古飛機工程則在廈門展開首架改裝波音747-200客機為貨機的工程,更於2005年為國泰航空完成全球首架波音 747-400BCF 客改貨工程。
港機集團業務持續增長。集團於 2014 年初收購美國同業 TIMCO Aviation Services,將北美飛機維修、修理及大修和客艙設計整裝方案等業務納入其業務版圖。集團亦相繼在香港、廈門、北京、上海、成都、天津、南京、重慶、鄭州、武漢、哈爾濱、寧波及杭州等地拓展業務。於2018年11月30日,港機集團成為太古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經過70年以來的發展,港機集團從香港戰後一間資源匱乏且規模細小的飛機維修及大修服務供應商,逐漸蛻變成為全球最主要的飛機工程集團之一。集團的發展故事正好反映其多項核心價值,包括卓越技術、精益求精、創新服務、忠誠可靠,以及其歷久常新的「無問題」精神。
港機集團早在該公司正式成立之前已經在香港植根。集團的起源可追溯至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母公司太古集團認定航空業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雖然當時太古集團缺乏航空業方面的經驗,但經營太古船塢的經驗,使其獲得專業工程技術,且充滿信心,因此成立了 Pacific Air Maintenance & Supply Company (PAMAS)。該公司其後與 Jardine Air Maintenance (JAMCo) 合併,成為香港飛機工程有限公司。
儘管當年資源有限,港機集團憑藉努力不懈及精益求精的工程團隊,加上持續增長的服務需求,迅即取得成功。與此同時,公司開始加快業務擴展的步伐,以應付客戶不斷轉變的服務需求,其中包括國泰航空有限公司。隨後,港機集團的業務於亞洲展翅高飛,新設施遍佈各地。
今天,港機集團是全球領先的飛機維修及大修服務供應商,主要在亞太及北美等地營運,業務遍及世界各地。隨著航空業不斷發展和演變,集團在滿足客戶的服務需求展現出無比的適應能力、遠見和決心。港機集團對未來70年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定能邁向更光輝的未來。